撰稿人:颜文轩
水巷口低矮的房屋外蝉鸣的声音终于停了下来,连日的大雨让颜阿公不得外出,只得站在窗前向着东方一遍又一遍地眺望,他的心中时而思念着台南新营的老家,时而思念着远在家乡的妻儿……雨过天晴后,走在窄小的街道上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小卖店似曾相识,勾起了妻子在家乡时总将各式香烟挂在胸前,无论烈日还是风雨都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走街串巷卖香烟赚取微薄生活费的景象。然而这一切回忆不是在海南岛,它停留在1943年,停留在千里之外的台湾岛。
第一篇离台谋生
194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孩子们进入梦乡后颜阿公对着妻子说:“现在岛内形势不好,找不到工作,两个孩子年幼,我必须想方设法赚钱给你养家,恰好我们的邻居好友小洪、小苏也想出岛挣钱,我们三兄弟结伴,等我赚到钱就回家!”妻子颜氏听到丈夫如此坚决的要离台谋生,不禁默默地转身留下了两行泪水,看着熟睡的孩子,想着战乱中的台湾,纵使有千般不舍,万般无奈,也只得替丈夫收拾行装送夫远行,然而颜氏不曾想,这一去竟成了永别!
“呜……”基隆港的船只出发了,颜、洪、苏三个年轻小伙子与一群同乡离乡背井外出谋生。有一夜,海上刮起了可怕的风暴,海面上翻滚的浪涛有如山一样高,每隔五六分钟浪头就要朝船上冲击下来,似乎要吞噬掉这艘本就不大的渔船。渔船在海上随波逐浪地漂浮着,三兄弟的心也有如浪涛般此起彼伏,早已顾不得心中的恐惧不安和身体上的不适,只盼望着风浪快点停下,船只能够快点靠岸。终于,经过几天几夜的海上颠簸,船只终于停靠在了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县。三个原本精神奕奕的小伙子在经过头晕脑胀,恶心呕吐的海上经历后已显得疲惫不堪,然而三兄弟又在当地人带领下经过千辛万苦辗转来到了举目无亲、完全陌生的另一个岛屿——海南岛。
第二篇返台受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喜讯从收音机里传来,同时也有书信带来了令人悲痛的消息——颜阿公远在台湾的妻子被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原来二战期间,台湾岛尚属日本殖民地,美军数次轰炸台湾。第一次对台轰炸是在1943年11月25日,美军及国民党空军联合,从“江西遂川”起飞,轰炸台湾新竹飞行基地,毁损日本军机共52架。1944年10月12日-16日,日军与美军空战中再次轰炸新竹,高雄,冲绳。1945年5月31日,美军又发动了台北大空袭,这是二战时台湾岛台北市遭受的最大规模轰炸行动,造成三千余名台北居民当场死亡,伤者及无家可归者多达十多万且整个台北的建筑设施很多都被损毁,损失惨重。颜阿公的妻子在此次轰炸中也因外出卖香烟赚取生活费而未能幸免,幸运的是,颜阿公两个年幼的孩子当日躲在堂伯父的家中并在堂伯父的保护下得以幸存。从此,两兄弟相依为命。
千里之外的颜阿公在得知妻子离去后,思乡的愁绪有如潮水般涌来,他真想像天上的白鸽一样有翱翔的翅膀飞回台湾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然而,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国内战争刚刚打响这个特殊的时刻,海峡两岸这道浅浅的海峡可谓成了天堑,无法跨越。颜阿公几度想返台奔丧及看望幼儿,但当时逢战争年代交通不便,既没有船只又没有飞机,通讯全无,颜阿公只能陷入深深的悲痛和绝望中。
第三篇扎根琼岛
颜阿公强忍内心的痛苦迎来了1950年5月1日这个伟大的海南岛解放日。战争后的海南岛一穷二白,当时海口到三亚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万泉河上也没有公路桥。在全面建设海南岛的大潮下,1953年,由前苏联桥梁专家做技术指导,海南公路局桥梁工程队招募了一批年轻的工人参与了琼海加积大桥的开工修建。颜阿公积极投入了这场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他化悲痛为奋进的力量,发挥自己木工的特长离开海口前往琼海修建加积大桥。在修建琼海加积大桥的过程中他既做木工又做水泥工、搬运工,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几乎什么活都干。后来他又参与了学校、厂房以及其他桥梁和道路的建设,可以说海南大大小小的几十座桥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同时,颜阿公也在参与修建桥梁和道路的过程中另立家室,他将自己思念台湾的感情埋入心底,脚踏实地扎根琼岛并在这里生活与工作。
与颜阿公一同参与海南岛建设的还有10年前一同赴琼的洪、苏两兄弟。其中年龄最小的洪文章凭着对医学的热爱与一技之长在琼海龙江镇创办了一家济民诊疗所。资金不够成了当时诊所最大的难题,眼看着诊所因资金短缺开办不起来,随夫一起工作的颜奶奶毫不犹豫卖掉仅有的金戒指为洪文章筹集资金。洪医生在两个台湾哥哥的帮助下很快将诊所开办起来,凭借着精湛的医技与随和的为人,济民诊疗所很快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诊疗所。不幸的是一年后,洪医生在文革斗争中被迫害至死,洪家五姐弟一夜之间失去父亲,全家人也在一夜之间失去了顶梁柱,悲伤及痛苦笼罩着洪家人尤其是洪家大姐陷入了深深的思父之痛。八十年代初,洪家大姐来到水巷口,当她看到自己父亲最好的兄弟颜阿公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着热泪说道:大伯,我真的好想念父亲,见到你就像见到了我的父亲!颜阿公用粗糙的双手抚摸着洪家大姐对她说:“我们虽身在海南岛但我们都是台湾人,我们的家都在台南新营,以后我一定要带你们回家!”
第四篇梦回故乡
绕地球一周,只须两天,跨越这海峡,却要整整四十四年。1987年, 台湾戒严令终于解除,颜阿公远在台湾的两个儿子在收到海南岛寄往台湾的家书后,决定尽快前往海南岛与父亲相见。
44年未谋面的父子,刚一见面便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纵使有千言万语也如同骨鲠在喉无法表达,泪水诠释了父对子的愧疚及子对父的思念。骑楼老街里的水巷口终于见证了跨越海峡的父子团聚,两个儿子耐心的听着老父亲与他们讲述这44年来难忘的海上经历和在海南岛打拼奋斗的历史。老父亲深情地望着孩子们并询问家乡的事情,甚至还记起了自己在台湾时的儿时玩伴。分别时,他操着已经不太标准的闽南语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带我回家看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994年,颜阿公带着颜奶奶走上了台湾岛的土地,半个世纪的愿望终于实现。此时此刻颜阿公的心里百感交集,他发现他离开时的小卖店早已没了踪影,心里一直惦记的儿时玩伴也已离开了故居,唯一见证半个世纪思念的只有家门前的天王庙,他站在天王庙前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久久也不愿离去,因为他不知道经此一去是否又是永别?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21世纪初,颜阿公在海南岛带着对台湾岛的思念和对海南岛的眷恋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此时老一辈参与修建的加积大桥现已被改建为全长530米,宽24米,双向6车道的新型大桥,老一辈参与修建的公路也被后人翻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一代在和平、美丽的海南岛工作生活中时刻被老一辈思乡中奋进的情怀感染。70多年的岁月、千里之外的两个海岛在三代人的努力下凝聚成了一段光辉的历程。70年前父辈在恋乡中奋进,70年后的新一辈将带着乡恋续写奋进的传奇!